喜报|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在金融案例征集活动中再创佳绩

发布者:刘晗露发布时间:2025-01-10浏览次数:64


近日,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公布第十届(2024年)金融专业学位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4篇案例成功入库,均为金融领域多个热点问题。

 

入选案例名单:


案例摘要:

《政府搭台,“吉惠通”唱戏——双链协奏古安普惠金融新乐章》

夏盼盼、孙淑贞、孙想

       2024年2月1日,江西省政府服务网重点介绍了江西省的优秀创新案例——《数字赋能普惠金融,科技助力银企共赢》,这是吉安市“吉惠通”项目作为地方金融在数字普惠的重要突破。作为一个地方性金融改革的标杆,吉惠通不仅在江西省吉安市实现了智慧金融的新突破,更借助科大讯飞“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和吉安市政府的努力,为当地经济的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了全新动力,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本案例聚焦于吉安市政府推出的“吉惠通”项目,追溯其自设立之初至今的演变脉络。通过对“吉惠通”项目的阐述,旨在增进同学们对地方政府发展普惠金融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如何更好推进普惠金融提供借鉴和启示。



《最后的武士:全球加息潮下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李运达、陈珊珊、张思危

       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以来,全球掀起新一轮加息潮,100多个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集体转向紧缩。在全球“加息竟赛”背景下,日本央行俨然成了坚守宽松货币政策“最后的武士”。首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央行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QQE),将短期利率降到0以下,严格控制国债收益率曲线在目标水平上下。随着通缩形势和日元汇率的变化,2024年3月日本央行宣布近二十年来的首次加息,最后的武士终于归队。本案例通过探讨日本超宽松政策的特征及坚守和转向的动因,引导学生理解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传导机制和功能效果,进一步思考日本货币政策操作对于中国的现实启示。



《“乔”用“巧”劲:乔家字号的身股激励》

朱晨、赵慧慧、祝烨梅

       股权激励是现代社会中十分常见的激励措施,是指被激励对象和公司之间以股份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激励约束制度,被激励对象以股份为纽带和公司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而它的前身——身股制,早在明清时期就在山西晋商中被广泛使用,乔家字号能够发展成为“十大财东之首”,身股制厥功至伟。本案例以身股制为切入点,梳理乔家字号从白手起家到建立商号,再根据形势转型主营票号业进入到鼎盛时期,以及最后在时代背景和身股制弊端的催化下退出历史舞台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身股制与商业银行股权激励体质的共通之处,旨在对当代社会商业银行股权激励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借监。


《“根系深厚,蔚然成林”——中国工商银行AI智能风控发展之路》

张根文、张思危、陈珊珊、何欣妍、丁欣晨

       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风险与技术风险交叉叠加,迫切需要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而智能风控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保护客户资产安全,提高金融行业整体风险防控能力。中国工商银行的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成果在我国位居前列,自主研发了国内银行业首个风险信息服务平台和国内首个全球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本案例理了中国工商银行运用AI技术,不断建设、筑牢“融安e”系列五大智能风控体系的发展之路,以及工商银行应用智能风控过程中所引致的成效、风险。旨在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AI、智能风控等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思考AI技术创新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同时也期待为其他机构的智能风控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设立,是我国金融专业案例研究与教学的重要平台。本届活动共收到有效案例1133篇,经过匿名评审和专家审议,最终227篇案例达到入库标准。入选案例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于案例教学和金融研究,为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坚实支持。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近年来积极推动案例研究与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未来,学院将继续强化案例教学,提升研究水平,为国家金融行业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图文/刘晗露 

审核/张根文